箍桶匠

箍桶匠(塞尔维亚语:pinteri, bačvari ili kačari)是用各种尺寸的木头制作水桶、水缸、水瓶等的匠人。这些物品用于储存和运输葡萄酒、白兰地、烟囱、遗骸、果酱、卷心菜、奶酪、水等食物和饮料,甚至是制作肥皂的草木灰。

木材的选择取决于箍桶制品中物品的含量。例如,橡木主要用于制作葡萄酒桶。白兰地最好用桑木桶存放,久而久之,里面的酒会变成金黄色,通过率也更高。刺槐和栗木也可以制作水桶,除橡木之外,梣木、松木和云杉木也可以制作大木桶。劈砍整齐、充分干燥的木材一直都是必需品。木材砍伐后,使用前需要干燥两年,如果是盛放优质葡萄酒和白兰地的酒桶,则需要干燥三年。

Cooper Dušan Radovanović n his workshop in the village Striža, municipality of Paraćin (Central Serbia). PHOTO BY Maja Stošić

箍桶工艺非常有意思,大号水桶的制作结合了多种木材加工技术:劈砍、雕刻、弯曲和堆放、钻孔和挖掘。箍桶制品基本分为两类--平边箍桶和圆边箍桶。在乡村,还有人制作各式浴桶。由于流程复杂,弯板桶都是由大师制作。人们认为,了解制桶工艺或通过箍桶匠大师考试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制造出任何其他箍桶制品。

近几十年来,木桶制品的需求有所下降,一部分原因是塑料桶和小桶价格更为低廉,另一个原因就是食品饮料储存新标准。不过,葡萄酒和白兰地以及老式奶酪制作人还是更喜欢使用木桶制品。在塞尔维亚各地的集市上可以买到木桶和传统木瓶。

铁匠

铁匠是专业打制铁器的工匠。在过去,铁匠是地位最高的职业之一——离开铁匠,农村的生活寸步难行。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铁匠,他们会生产农村家庭所需的各种农业和其他工具,还会制造刀剑等各式武器。起初,由于铁生锈相对较快,铁匠几乎不做装饰品;但现如今,铁匠大师主要打制熟铁栅栏、家具、镜架、烛台等装饰品。

铁匠的主要工具是锤子和铁砧,另外还使用长铁钳、锤子、锉刀、磨石、打眼的冲头或凿子,还要用到夹钳或铁匠老虎钳、铁锯、刀具、剪切金属板的剪刀、风箱以及其他必要的辅助工具。

器物本身的质量和美观取决于铁匠的打制技艺。铁匠这个职业非常复杂,十年才能出师,蕴含着铁匠代代相传的打铁技艺秘诀。有些秘诀和泥浆的制备方法有关,有些也和打制方法有关。不同用途的器物需要结合不同的强度和阻力,需要不同的金属加工方式。熟练的铁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在多个地方打制同一块金属,例如锤子一般前部比后部硬,这样才坚固耐用。

Blacksmith Rade Aleksić in his workshop in the village Trešnjevica, municipality of Paraćin (Central Serbia). PHOTO BY Maja Stošić

在斯拉夫神话中,斯瓦罗格神是铁匠之神,是众神、世界和永恒之火的创造者。他为妻子维达打造了第一枚婚戒,成为婚姻的守护者。他还向人们传授加工钢铁的方法。

铁匠贸易在20世纪初达到顶峰,但农村地区对铁匠服务的需求持续时间更长。如今,铁匠作坊已经很少见,但这种工艺并没有被世人遗忘。虽然现在很多铁制品都可以规模化生产,造型也比较美观,但技艺娴熟的大师级艺术家用明火打造的器物仍然极具独特性和独创性,备受追崇。

铜匠

自15世纪以来,铜制器皿在整个巴尔干半岛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广泛使用。铜器耐用性好,一般用来在明火上烹饪食物。此外,铜制器皿在富裕的城市住宅中还有装饰的作用,很多铜制品雕工精致,装饰丰富。

在过去,铜制品有很多种类:大锅,蜘蛛和铜制植物;后来还出现了厨房用具:锅、壶、sahani、平底锅、蓝莓、饮用水;卫生器皿:小盆、理发盆、壶、碗;日常用品:火盆、咖啡壶、咖啡盒和糖盒、壶;以及圣物:磁盘、香炉、高脚杯、洗礼盆。制陶工生产的大多数物品主要是餐饮使用的盘子,而铜容易氧化,产生有毒的金属铜绿,所以必须给这些盘子镀锡。因此,铜匠也从事镀锡的工作。

Coppersmith Mića Minić in his workshop in the village Riljac. PHOTO BY Maja Stošić

制陶工作坊里最重要的工具是铁砧、吹火袋、木锤和金属锤、陶工钳子、锉刀和剪刀。铜是生铜,需要在熔炉中熔化,然后由工人用铁砧上的重锤拖到木板上,继续制成器物。

制陶师会把自己的实习生和学徒带到出师,培训期需要六年,在参与中观察学习技能。人们认为,学徒身份的门槛是每天至少做 20 个平底锅,之后才能继续制作坩埚、铜和姜黄等更复杂的产品,这些都是熟练工人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铜匠主要分布在皮罗、尼斯和普里兹伦,一条街上全是铜匠铺。现在,在诺维萨德、贝尔格莱德、瓦尔耶沃、尼什、莱斯科瓦茨和弗拉吉仍然可以见到铜匠铺。铜匠一般制作烘烤白兰地的大锅、融化脂肪的大锅、葡萄园洒水器和煮汤用的水壶;偶尔也制作罐子和其他铜制家具。铜制品一般作为纪念品出售,尼斯市的 Kazandžijsko sokače 铜匠巷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旅游景点之一,但如今主要是餐馆和咖啡馆,供应传统菜肴和用铜咖啡壶煮的咖啡。

制陶工

制陶曾经是一项妇女活动。把一块块粘土用脚踩成型,然后放在明火上烘烤,就制成了简单的陶埚,称之为妇女陶器。这种埚名叫 crepulje,可用于烹饪和烘烤。crepulje 制作工艺在塞尔维亚东南部的皮罗特地区(例如 Gostuša 村)得以保存,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随着拉坯轮、手轮和脚踏轮的发展,很多男性成为了制陶工。

制陶工用制陶手轮工作,一只手转动轮子,另一只手给粘土塑形。最常用的是方解石饱和粘土。两只手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此陶器形状都比较简单,一般没有装饰。这种陶器制品可用于烹饪和烘烤,也可用于房屋取暖。

巴尔干半岛在拜占廷传统基础上完善了脚踏轮制作工艺。用脚踏动轮子,用手自由塑形的技术,让人们更有可能关注装饰和色彩——通常是深棕色、黄色和绿色,也有少数是蓝色。使用脚踏轮制作的陶器经过上釉,可以持久不变色。

Potter Dragan Antić, village Mali Suvodol, municipality of Pirot. PHOTO BY Aleksandar Ćirić

在塞尔维亚西部靠近乌日策镇的Zlakusa村,传统手轮制陶是目前唯一一种在塞尔维亚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登记册中登记的传统陶器。其生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制作、烘干和在开放型加热窑中烧埚。这种陶器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材料——从这个村庄和附近村庄获得的混合粘土(特定比例的粘土和研磨矿物方解石)。Zlakusa 陶器的传统形式是形状和尺寸各异的盘子(从1升到100升),主要用于烹饪和烘烤食物。陶艺在男性家庭成员中代代相传,他们是这种技术的所有者。

基里姆编织工

基里姆编织是一种传统女性工艺,编织工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尺寸各异的基里姆、方毯和地毯。塞尔维亚有三种基利姆编织传统。一种源自伏伊伏丁那平原,松博尔镇附近的 Bačka 村,另外两种源自典型的畜牧区--塞尔维亚西南部的佩斯特高原和斯塔拉普拉纳地区,这里的皮罗镇和克尼亚瓦克镇是当地的基里姆制作中心。

Stapar 地毯在宽大的卧式织机上织造,而谢尼察-佩斯特和皮罗基里姆编织工则在立式织机上织造。除编织技术之外,三种基里姆制作传统在色彩上也有所差异:Stapar 地毯编织以白色或米色为主,偶见绿色,谢尼察-佩斯特地毯通常为混色,而皮罗地毯编织以红色为主色调,辅以多种其他颜色。

Stapar地毯编织以玫瑰、花束或花环等花卉装饰为主,谢尼察洞穴地毯编织则以条纹为主。皮罗基里姆最常用的是图形元素,包括蜥蜴、鸟、蝎子、鹿角虫、乌龟、鸽子,而最常见的植物装饰包括树枝、玫瑰、花环等。旧式基里姆的图案比较小,布局更加和谐,新式图案则以较大的装饰物为特色。

Kilim-weaver Maja Ćirić, village Gnjilan, municipality of Pirot (Eastern Serbia). PHOTO BY Aleksandar Ćirić

皮罗女孩从 12 岁起开始学习编织技术,一开始会先准备婚后带到夫家的嫁妆,然后成为职业编织工,但收入一般不高,和编织工辛苦的工作不相匹配。制作半平方米的基里姆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要一气呵成,不但需要敏锐的眼神,还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发现错误立即纠正--特别是在编制大尺寸基里姆的时候。地毯编织工不打草稿,完全凭头脑想象,也就是说,他们从坐到编织机前准备织布,一直到基里姆制作完成,眼前始终有一个故事,并用装饰讲出这个故事。每种图案都有象征意义,每一块基里姆地毯背后都有一段关于悲喜、爱情、母性和命运的故事。基里姆编织工常常一起工作,一起唱歌,一起流泪,用灵感把基里姆编织成一种顶级艺术。作为一种日常用品,基里姆可以持续使用100年——正面用50年,反面再用50年。由于图案精美,大家把基里姆视为一件艺术品,一份家庭遗产。

马鞍和皮革工艺品

sarach(也指马鞍)一词源于阿拉伯语,指制作皮革制品的工匠。自中世纪以来,当地史料中就提到了这些工匠,他们制作骑马装备、鞍囊、皮带、小步枪或左轮手枪皮枪套、皮包、编织爪和各种装饰带。到了近代,马鞍师还制作皮带、手包、零钱包、钱包、眼镜盒、自行车鞍座等其他皮具,以及现代“骏马”摩托车骑手和摩托车爱好者的装备。

马鞍铺有一种地道优质皮革的味道。皮革的加工和制备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起初由箍桶匠亲自进行,后来从皮革商处购买皮革。从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人造皮革和生态皮革的发展,鞍具也开始使用这些材料,主要用于装饰各种手包、皮带、骑马装备和各式枪套。

马鞍要用到以下工具:缝纫机、各式雪橇刀、新月形刀、不同长度和直径的 Zumba 凿、长柄宽钳、铆钳、锥子、针、木砧、剪刀、各种赭石、木制熨斗、吧台和一种名为 reslo 的棚子。此外,皮革匠还有定制和装饰产品的图案。如今,机器可以缝制厚达1.5厘米的皮革,但比较厚的皮革还是需要手工缝制。

Leather craftsman Mirko Popović in his shop in Terazije Street, City of Belgrade. PHOTO BY Maja Stošić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皮革工业生产的发展,塞尔维亚的马鞍数量明显减少。如今,塞尔维亚只在扎雷瓦茨、鲁玛、基金达和乌日策有四家马鞍铺。除制作之外,皮革匠还可以修复各种皮革制品。

马鞍匠的制作工艺源自一种名为“tashners”的零钱包制作工艺(tashners 在塞尔维亚语中指钱包和小皮包)。他们专门制造手包、钱包、钱包和各种皮带,和马鞍一样,皮革匠最初只使用天然皮革,但现在也会使用更便宜的人造革等材料,试图适应现代生活方式。虽然tashner店铺也在逐渐消失,但还是要比马鞍铺常见。因此,在旧帕佐瓦和塞尔维亚各地的市场上仍然可以买到以天然或生态皮革制成的手工包和钱包。

理发师

理发师于18世纪兴起于伏伊伏丁那,而在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的其他地区,19世纪才开始出现。

1819 年,整个塞尔维亚都没有一名执业医生,理发师也是如此。除了理发和剃须,理发师还要充当医生、牙医,做小手术。到 19 世纪 80 年代,每个理发师都必须学会如何拔牙、放血、修复皮肤、灌肠、涂抹芥子草药,并了解窒息、溺水、冻伤患者的急救知识、手臂或腿部骨折康复。人们发现自己需要紧急救援,通常是选择成为理发师的初衷,然后他们会成为实习生,继而成为理发师学徒。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在工作中观察,给理发师打下手。 19 世纪下半叶,理发行业引入了强制参加简易外科服务的考试,以此作为在行会师傅--理发师委员会之前参加理发师考试的条件之一。 19 世纪末,简易外科服务考试被终止,但理发师仍然可以提供医疗服务。理发师行业的老一辈大师会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实习生和学徒。随着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医学博士人数的增加,理发师与医生密切合作,实际上担任医疗助手的角色。

Barber Budimir Avramović in his shop in Vladike Nikolaja Street, town Paraćin (Central Serbia). PHOTO BY Maja Stošić

理发店可以理发、剃须,还可以做小型外科手术。直到 20 世纪初,理发店还只设几把椅子提供服务,另有一张长凳给等候的人;墙壁中间挂着一张镶框的理发师结业证书;门上挂着一条毛巾,作为理发店的标志。20 世纪初,黄铜片取代了毛巾,室内设计更受关注。

到 20 世纪下半叶,塞尔维亚各地的理发店被美发沙龙所取代——有女式沙龙、男式沙龙和男女通用沙龙,主要提供头发护理和造型服务。但在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时,熟练的理发师不但剪头发,还可以为绅士提供美发和剃须服务,理发店又开始繁荣起来。

糕点师

在塞尔维亚传统文化中,面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人会提供面包和盐招待客人;仪式面包也是宗教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slavski kolač(家庭节日面包)是塞尔维亚传统节日--家庭圣人节的必备品;在圣诞节传统中,人们会烘烤一种名为“česnica”的特制面包。

在巴尔干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士兵的供给是一种名为tain的高营养全麦面包。

在奥斯曼统治时期,城镇面包师主要是土耳其人,被称为 ekmedžije (土耳其语中指面包师);塞尔维亚人则在家中烘烤面包。国内面包一般以全麦制成,在塞尔维亚国家独立解放并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传统得以保留。从土耳其解放出来后,很多塞尔维亚人在城镇里开了面包店。这些面包师和家庭制作方法不同,他们用白面制作面包,另外还供应馅饼、饼干、椒盐卷饼等其他糕点。为确保质量标准和面包师资格,多个塞尔维亚城镇的面包师在1894年成立了面包师协会。如果一个人想成为面包师,首先要做实习生,然后成为学徒,面包师对其进行知识和技能评估后,会通知协会派出委员会,由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测试。候选人成功通过测试后,协会会颁发面包师证书,新晋面包师凭借这种证书才能够开设自己的糕点店或与其他面包师合伙。

Jovan Jovanović’s baker’s shop, Bajlonijeva Pijaca (Bajloni green market), City of Belgrade. PHOTO BY Maja Stoši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包师的职业实现了工业化,大型工厂式公司在城镇供应面包和糕点。 1910 年,根据《商店法》废除的面包师协会在 20 世纪中期重组为塞尔维亚面包师联盟,存在至今。

在 20 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面包师的职业再次繁荣起来。如今,塞尔维亚的各个城镇都可以尝到新鲜出炉的面包和甜美的糕点。